close
今天去另一家大醫院給醫生看,對~沒錯是給醫生看~
先和醫生敘述一下我的症狀後,拿出翻拍x光的照片給醫生看,
也有跟醫生說之在另一家醫院看時,那家醫院的醫生叫我要開刀,
而今天去看的醫生看完我帶來的x光照片後,
跟我說:你這個不用開刀吧!
你要開嗎? 你要開我可以幫你開?
但...就算開刀也不會好。


這樣的說法,可以有3種解讀:
1.沒救了....就算開刀也不會好。
2.沒有很嚴重...不需要到開刀吧。
3.沒有很嚴重...但開刀也不會好。
我該認為是哪一種呢???

上一個醫生說不開刀不會好,
這一個醫生說開刀了也不會好,
我要聽誰的????

我問醫生說:那我要怎麼辦???
醫生說:戴中間有一個洞的那種護膝,儘量不要走樓梯、蹲、跪.....
我問:那可以運動嗎?
醫生說:就戴護膝運動。
我問:可是痛的問題要如何解決?
醫生說:吃藥,痛就吃藥,不痛就不要吃。
我問:那一直痛怎麼辦。
醫生說:吃藥。
(-.-)
我問:我這算是什麼病症?
醫生說:髕骨移位。

然後很快速的醫生就看下一位了.....
我後來就在想.....我到底就聽這個醫生的話,
還是再看另一個醫生???
因為他的一句:就算開刀了也不會好...。
讓我已經有根本不想開刀的念頭,因為開刀也不會好......(抱頭)



因為台灣的網頁找不到相關案例的文章,在對岸的網頁有看到如下:
上一個說要開刀的醫生指的開刀,
就是下文我找到相關開刀的文章。
如果真的要開刀,大致上和下文的內容方法相差不遠。
今天去看的醫生說的開刀步驟也是差不多如下:

 
髕軟骨軟化症(CMP)、髕骨半脫位(SLP)、復發性髕骨脫位(RDP)為臨床常見疾病,
輕者引起髕股關節痛,重者膝關節伸屈功能障礙。

從1978年開始,我們應用縫匠肌下1/3段遊離,止點不切斷,移至髕骨前固定,
建立髕骨向內的可變拉應力,使Q角變小,
恢復髕股關節的正常解剖學、生物力學,獲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1 病人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CMP 8例10膝,2例雙膝,女6例,男2例,年齡23~41歲;
SLP 7例9膝,單側5例,雙側2例,女5例,男2例,年齡11~35歲;
RDP 15例18膝,3例為雙側,女8例,男7例,年齡7~27歲。

1.2  臨床表現

  關節不適,疼痛,酸軟無力,不穩,不靈活,有磨擦感,
或彈跳、滑脫感;伸膝位髕骨兩側緣有壓痛,髕骨向內推移有阻力;
股四頭肌存在不同程度萎縮,伸膝肌力減弱;
Q角大於正常,屈膝30°時髕骨有壓迫性外移。

1.3  臨床分級

  根據屈膝30°X線軸位片,將髕骨向外移位程度分為3級:
Ⅰ級(CMP)髕股關節間隙外側窄,髕骨傾斜角輕度變大;
Ⅱ級(SLP)髕骨移至股骨外髁前方,髕骨傾斜角中度變大;
Ⅲ級(RDP)髕骨移至股骨外髁前外側,髕骨傾斜角重度變大。

1.4  手術方法
  于大腿中、下1/3交界處前內側經髕骨與內收肌結節之間至脛骨結節內下各2 cm處做切口 (圖1),
切至股內側肌及其擴張部淺面,向外分離皮瓣至髕骨外側1.5 cm,
向內側遊離縫匠肌下1/3段,止點不切斷。

Ⅰ級,于髕骨外側約1 cm做縱切口 (圖2),
切開股外側肌擴張部及關節纖維囊,不切開滑膜囊,
切口大小取決於髕骨向內推移活動度,
以恢復髕骨在股骨滑車內外側正常推移動為准。

Ⅱ級,同上法,做髕骨外側松解,
屈膝20°~30°不再出現髕骨脫位為准,
外側裂口切取稍大於該裂口的髂脛束脩補。

Ⅲ級,同上法,做髕骨外側松解,膝關節屈曲不再脫位為准,
于髕骨內側約1 cm處切取大小同外側裂口的梭形瓣,
該瓣包括股四頭肌擴張部及纖維囊,不切開滑膜囊。

用梭形瓣修補外側裂口,內側裂口直接縫合 (圖3)。

于髕骨前做一"U"字形肌腱膜骨膜瓣,蒂部在內側,上下寬約2 cm,
切至皮質骨,從外向內側銳性剝離該瓣,所暴露皮質骨用骨鑿鑿成麻點狀 (圖4)。

遊離的縫匠肌移至髕骨前,用"U"字形肌腱膜骨膜瓣固定 (圖5),
該瓣外側游離端與髕骨外緣股四頭肌擴張部牢固縫合,
肌腱膜骨膜瓣上下緣與縫匠肌間斷縫合數針。

術后石膏託固定,固定期間做肌肉主動伸縮訓煉,3~4周后棄石膏進行功能鍛煉。



圖1 皮膚切口;圖2 髕股韌帶松解切口;圖3 髕股韌帶外側松解,內側縮緊;
圖4 髕骨前"U"字形肌腱膜骨膜瓣;圖5 縫匠肌轉移前後;圖6 縫匠肌轉移角度及下移
 

3.1  CMP、SLP、RDP的生物力學[1、2]
  產生CMP、SLP、RDP的病理基礎,

(1)骨性因素:膝外翻、脛骨外旋、髕韌帶止點外移、股骨外髁發育不良、女性骨盆寬大引起膝外翻等。
(2)軟組織因素:股內側肌萎縮、股外側肌肥大、髕股韌帶外側攣縮或內側鬆弛、髂脛束攣縮等。
(3)外傷因素:上述諸因素導致股四頭肌牽拉軸與髕韌帶形成的Q角變大,髕骨向處的拉應力變大而引起髕骨向外移位。

3.2  CMP、SLP、RDP的常規治療方法[3、4]
  目前對CMP、SLP、RDP的治療方法較多,治療原則不外乎是松解外側攣縮的髕股韌帶,
緊縮內側鬆弛的髕股韌帶,減少Q角,增加髕骨向內的拉應力。

常規方法有,
(1)帶蒂肌腱控制帶成型術;
(2)髕韌帶內移術;
(3)肌腹移位術。

3.3  應用縫匠肌治療CMP、SLP、RDP
  縫匠肌是人體最長的帶狀肌,從髂前上嵴斜經大腿前內側,至膝內后側,再斜向前外下,止于脛骨粗隆內後方。
縫匠肌下1/3前移后,其肌腱以髕韌帶組合后的牽拉軸和其肌腹與股四頭肌組合后的牽拉軸形成Q角變小,
同時增加髕骨向內的拉應力,拉應力的大小取決於縫匠肌及其肌腱遊離段的長短:
(1)肌腱部遊離長和髕韌帶形成的夾角變小,與股四頭肌牽拉軸間的夾角也變小,則髕骨向內的拉應力變小,反之變大(圖6);
(2)肌腱遊離短,縫匠肌轉移角度變大,肌腹在髕骨下方下移的長,肌肉伸縮距離大,也可增加髕骨向內的牽拉應力(圖6)。
治療SLP時髕骨向內的牽拉應力比治療RDP小,而比治療CMP大。
 

文章來源: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dyjydxxb/dyjy2000/0004/000423.htm


★我的決定:(懶的發新的文章,直接貼在舊文裡)

人對於自己發生的事
不停不斷的問
想要詢求一個答案
講白一點
其實想要得到的是
自己想要的答案
而當真要決擇判斷時
自己又慌了
就會變的像あほ一樣

真的很謝謝飛魚大和大家關心的回文
讓我能下定決心來決定要怎麼做

自己覺得還是能不開刀就不開刀比較好
所以決定先去買護膝固定我的膝蓋
然後乖乖做復健+吃藥
先觀察一陣子試看看會不會有改善
還有目前已經有努力的在改正自己的不良坐姿
雖然說有時一時之間會忘記~
但...我會努力的。

覺得能認識大家
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

2015更新  補充

覺得如果可以幫助和我有相同問題的人

所以就加個補充了

我在那時戴了護膝沒幾個月

因媽媽朋友介紹~去給一個陳師傅做筯絡推拿~

他那時建議我去中醫診所買養生站板(可以拉後腳筋的那種斜板)

網路上找了一些圖片~只要是類似的都可以使用

我就是每天吃完飯站這個至少10-15分鐘~有時會站個半小時(邊看電視)

可以手扶椅背~後背靠著牆~反正就是要站直才有效~

就這樣不間斷站了半年~我之後就沒有膝蓋疼動的問題了~

不過想到就去站一下是好的~

我曾很久(半年以上)沒去站~然後就又開始有點痛~站個幾天又有改善了~

沒病就當養生吧~

希望可以幫助有同樣困擾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泡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